中國重工 海洋工程勢頭強勁
|
來源:中國證券報 中國重工(601989)的半年報顯示,其軍工產品收入占比達11.8%。 盡管限于保密要求,董事會報告中仍明確提及,“公司除海洋工程之外的各業務分部均同時從事民品與軍品業務。2011年上半年,隨著特種軍品船等軍品生產節點的實現以及其他軍品項目的增長,公司軍品收入占比達到11.8%”。根據總收入比例測算,中國重工上半年的軍工業務收入約34億元,中國重工堪稱A股軍工“航母”。 根據國外艦船建造的數據,“艦船配套”的價值量占整個艦船價值量的比例超過50%。而中國重工“船舶制造與艦船配套”業務板塊的毛利率今年上半年比去年同期增加了3.6個百分點,增幅超過30%,這種變化應涉及到“艦船配套”帶來的業務結構調整。 行業調整中占先機 中國重工在著力調整總體業務結構。從中報數據看,扣除軍品業務收入后,民船制造板塊的業務比重已經下降至50%以下。隨著產業結構不斷優化,中國重工多元化發展格局正在形成。 對比中國重工與同行業企業的情況,可以清晰看到船舶市場船型結構調整的跡象。同時也表明中國重工在國際船舶市場仍然處于復蘇階段之時已占領了先機。 中國船舶工業協會在《2011年上半年船舶行業經濟運行分析》中指出,“上半年全行業造船完工量同比增速4.4%”。在此背景下,中國重工董事會報告指出,“2011年上半年造船完工量達到540.4萬載重噸,較2010年同期增長41.6%;船舶開工477.9萬噸,較2010年同期增長7.67%,均再創歷史同期新高”。 中國重工董事會報告指出,在船舶市場復蘇的過程中,及早地實施了“在高技術、高附加值船舶領域占據重要地位”的發展措施,使得中國重工在這一輪船舶市場復蘇過程中避免了業務下滑、盈利下降的沖擊,走出一輪與同業不同的業務增長趨勢。 中國重工董事會報告還指出,“截至2011年6月30日,公司手持船舶訂單2437萬載重噸,已排產至2014年”。 海工訂單全國占比超30% 據悉,《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十二五”規劃》已進入征求意見階段,其中明確海洋工程裝備發展目標為國內市場滿足率60%以上;同時,《海洋工程裝備制造業中長期發展規劃》也已在征求意見階段,有望在10月前出臺。 日前,“蛟龍”號載人潛水器成功下潛至5188米水深,突破5000米水深大關。作為“蛟龍”號的主研制單位,中船重工集團把海洋工程裝備建造業務一并在年初完成的重大資產重組注入了中國重工。目前,中國重工已經基本形成了海洋工程業務的全產業鏈布局,包括海洋工程勘探裝備、鉆井/生產裝備、集油輸油裝備、海洋礦藏開發裝備、超大型海洋浮體結構物、海洋工程主要通用配套裝備、鉆井主要配套裝備、生產(采油)主要配套裝備等八大系列,覆蓋了除石油化工模塊外的海洋工程全產業鏈。 上半年,中國重工“新接海洋工程平臺訂單5座,合同金額達45.73億元,同比增長1152%”,“手持訂單海洋石油平臺9座、修井船2艘,手持海洋工程合同117.7億元”。中國重工手持海洋工程訂單已經占據了全國30%以上的市場份額。 據悉,中國重工海洋工程業務的毛利率高達28.55%。 此外,中船重工集團擁有近30家軍工科研院所,經歷了90年代自力更生階段后蓬勃發展了一批新興科技產業。中國重工在上市時整合了其中的16家科技產業公司,形成了以核電裝備、節能環保裝備、石油石化裝備、高鐵地鐵裝備等高端裝備為代表的戰略性新興產業布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