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件企業“傳家寶”,致敬百年風華!
5月11日起,央視財經頻道重磅上線百集微紀錄片《紅色財經·信物百年》。由百年興業以來,百家企業的黨委書記、董事長親自出鏡,他們將各自企業的“傳家寶”帶到演播室現場,講述信物背后鮮為人知的感人故事,追溯紅色財經印記、探尋中國經濟脈絡。
今日第二十九集為您講述“丈量世界的小小比例尺”。
信物名稱:“長城號”下水紀念繪圖比例尺
信物傳承者:中國船舶集團有限公司
信物年代:1981年
信物印跡:測量中國第一艘出口船“長城號”
信物講述人:中國船舶集團有限公司黨組書記、董事長 雷凡培
以下視頻來源于央視財經
“這太令人難以置信了,不會是我測量錯了吧?”
英國驗船師愛倫看著手中的鋼卷尺,眼中滿是不可思議。似乎不敢相信這樣的結果,揉了揉眼睛,他馬上當場認真仔細地又測量了一遍。“真的只有2毫米的誤差,這些中國人是怎么做的?!”
造船業是中國民族工業最早起步的一批工業,早在晚清時期就開始有造船業的發展,福州船政局曾是遠東第一大船廠,江南制造局早在1921年就成功制造了4艘萬噸輪。但是,我們的造船能力仍然與西方發達國家有很大的差距,造船基本以小噸位為主,缺乏大規模制造的能力。特別經歷了戰爭的破壞,南方船業的修造能力損失殆盡。
新中國成立后,我國相繼將上海、大連、福建等地區殘存的船舶生產能力收編重組為國有企業,主要從事各種戰斗艦艇和軍用輔助船的生產。但是由于軍品任務需求銳減,國內幾十萬造船工人,守著區區幾條船的訂單艱難度日。
1977年的冬天,國家領導人指示剛出任六機部部長的柴樹藩:中國的船舶要出口,要打進國際市場。只有出口,才有可能走出船舶工業目前的困境,殺出一條生存的“血路”。
當時,超過90%的船舶市場訂單都被發達國家瓜分,剩余的不到10%的市場份額也被其余國家搶占。而我國,工業發展才剛剛起步,想要在已經固化的市場分一杯羹,動一動別人的奶酪,困難可想而知。
1980年初,在六機部召開工作會議期間,有外商要在國內建造2.7萬噸散裝貨輪,而設計建造卻要求可航行于世界各大港口和蘇伊士運河、巴拿馬運河、圣勞倫斯航道及北美大湖區,入級英國勞氏船級社(LR),并由LR檢驗認可。
新中國船舶工業沿用的是蘇聯五六十年代的標準和規范,國際通用性、互換性較差。六機部迅速征求了幾個廠的意見,他們都認為暫時尚有困難,不能承擔。柴樹藩找到了大連造船廠廠長孫文學,問他:“敢不敢干?”經過一番考慮后,孫文學回答:“我們敢干,我們廠能干,這艘貨輪的建造任務我們接了!”
1980年5月,中國船舶貿易公司、大連造船廠與香港聯成航運公司,在北京簽訂了建造2.7萬噸散裝貨輪的合同。
可以說,新船的建造完全是一切從零開始。一沒資料、二沒圖紙,只能找國外的資料,然后翻譯,最后提供給技術人員再進行手工繪制。據統計,為了這艘貨輪,建造技術部門共繪制圖紙3400多張。
在以往的建設中,切割船用鋼板,只要能夠架上船臺,就可以使用了,不用考慮切割精度和光潔度。但是如果按照這個制造標準,一定是不會通過驗證的,想請專家咨詢,一問價,30萬美元!于是廠里決定由車間領導、技術人員和工人組成攻關小組,不分晝夜地進行技術試驗,經過上百次實驗,終于掌握了切割工藝技能。
此外,國際標準對油漆的噴刷也提出了嚴格的要求,涂厚了不行,涂薄了也不行,苛刻而挑剔的油漆商,每天盯在工地上,手里拿著一個油漆厚度測量儀,時不時地在刷好油漆的艙壁上測量。工人們為了漆刷達標,趴在悶熱的艙底一干就是一整天,一點點打磨工作,每天從船艙爬上來的時候,除了還在活動的身軀和轉動的眼睛,整個人簡直就像一塊長滿銹、涂滿漆的鋼鐵。
在當時設備落后的條件下,沒有精密的測量工具,尺子對當時的大連造船廠的工人來說,就是最重要的工具。設計建造2.7萬噸貨輪,從船的外部設計到內部部件的設計,全程靠的就是人手一根鉛筆和一把小小的比例尺。
按照合同要求,貨輪要符合英國勞氏船級社的標準。勞氏船級社是世界上成立最早的一家船級社,其機構龐大,是國際公認的船舶界權威認證機構。僅憑手中的鉛筆和尺子造出的貨輪,能否符合國際標準呢?
經過幾百個日夜的忙碌,這艘凝聚了無數人心血的萬噸貨輪即將在船臺上進行合攏了。為了順利交船,船東專門聘請了一位英國的專家,他的名字叫愛倫,是船舶業知名的驗船師。愛倫將信將疑地對船體5項主尺寸進行了實地測量。測完后,他大吃一驚,因為5項指標中,有一項誤差幾乎為零,大大低于允許的誤差要求。全船122個分段,經過放樣、號料、切割、裝配、焊接等多道工序,在規定范圍內出現誤差是完全正常的。于是就有了開篇再次測量依然準確無誤,驚艷外國設計師的一幕。
經過540天的努力奮戰,1981年9月,一艘2.7萬噸散裝貨輪造成了!這條承載了無數人心血的貨輪被命名為“長城號”。
今天,中國船舶工業能夠設計建造符合世界上任何一家船級社規范、滿足國際通用技術標準和安全要求、適航于世界上任一航區的各類現代船舶,不僅實現了散貨船、油船、集裝箱船等三大主力船型的自主批量建造,而且在艦船、LNG船、各類海洋工程裝備、載人深潛器、非船工程等領域取得了歷史突破,在若干船舶科技領域實現了由跟跑者向并行者甚至向引領者的轉變。
轉載請注明“央視財經”
來源:央視財經(ID:cctvyscj)